目前中醫院校規;逃,如何將基于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延伸至臨床實習、規培、本科教育中,有待進一步探討研究,引入核心素養理念,...[全文]
添加時間:2022-03-02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臨床可見上腹部疼痛灼熱、餐后腹脹、早期飽腹感、惡心嘔吐等癥狀。該病無器質性病變...[全文]
添加時間:2022-02-22
清代著名溫病學家雷豐,字少逸,幼承家學,博覽諸家,他認為“一歲中雜病少而時病多”,于1882年專為時病著成《時病論》一書,書中共列72種...[全文]
添加時間:2021-03-31
脈象儀是中醫脈診客觀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傳感器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同傳感器決定了脈象儀不同的工作方式,F今的脈象儀使用的傳感器據工...[全文]
添加時間:2021-03-31
舌與心密切聯系,心血管疾病可以通過舌象反映出來。早期正確地辨舌象,可以了解冠心病病情的變化及其轉歸,對于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及判斷其預后具...[全文]
添加時間:2021-01-07
中醫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來獲取患者的癥狀、體征信息,進行辨證論治,給出理法方藥。其中舌診是四診中望診的重要一環,在中醫辨證論治中...[全文]
添加時間:2021-01-07
中西醫診斷術語的差異性自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以來就一直存在,如何解決兩者之間的差異性是中西醫結合及其發展的阻礙!皥猿种形麽t并重”,實...[全文]
添加時間:2020-10-21
《醫門攬要》是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蘭茂的醫學著作之一,該論著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論脈法證治,下卷專論病證方藥,《醫門攬要》經過清代管暄...[全文]
添加時間:2020-10-21
絡脈理論起源于漢代,《黃帝內經》中有關于絡脈的記載:“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泵鞔骷窝浴夺t門法律》中載有“絡脈論”,始為絡...[全文]
添加時間:2020-07-29
舌苔是舌背上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主要是由人體內的胃氣產生的,胃氣通過熏蒸谷氣,使得苔狀物留在舌背之上,所以中醫可以通過觀察舌苔判...[全文]
添加時間:2020-07-29
脈診是中醫臨床最有特色的四診之一,脈診所獲得的資料,是中醫臨床理法方藥的重要依據。但脈診主要通過醫者指尖的感覺進行診斷,脈診理論雖...[全文]
添加時間:2020-04-26
《四診抉微》一書由林之翰所著,是其代表作,流傳較廣。林之翰,清代康熙至雍正間名醫,字憲百,號慎庵,別號苕東逸老,浙江烏程人,著有《...[全文]
添加時間:2020-04-26
四診合參獨具中醫特色,是中醫進行疾病診斷的基本原則,其主要包含四診與合參兩方面。四診即望、聞、問、切四種中醫診察收集病情資料的基本方...[全文]
添加時間:2020-02-06
數脈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種脈象,指脈來急速,脈搏跳動一息五至(相當于每分鐘脈搏在90次)以上,在《脈經》中記載:“數脈來去促急”,其可單獨出...[全文]
添加時間:2020-02-06
根據手掌不同部位形態、顏色、脈絡及贅生物等3個維度,可以為臨床提供較好的診斷思路,且手診在臨床中易于觀察、準確率較高,結果與患者檢查...[全文]
添加時間:2019-10-03
舌、面顏色是舌、面診中最直觀的特征,而采集到的舌、面數字圖像顏色,往往與在自然光線下的顏色并不一致,在后續的每個環節中,這種差異也...[全文]
添加時間:2019-10-03
對于以上所言病因在臨床上的重要性, 《素問·徵四失論》的歸納最為到位:“不適貧富貴賤之居, 肉之薄厚, 形之寒溫, 不適飲食之宜, 不別人之勇...[全文]
添加時間:2019-07-05
中醫脾是人體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 并向五臟六腑輸布其精微的主要臟器。人出生以后, 氣血津液的化生和生命活動的維持均賴于脾胃運化的水...[全文]
添加時間:2019-07-05
象思維作為中醫學重要思維方法之一, 不但在中醫理論的構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而且在中醫臨床中同樣起著不可缺或的作用。上述著重論述了象思...[全文]
添加時間:2019-01-23
脈是血液聚會的地方, 因此脈診是判斷疾病甚至死亡的一個重要方法。醫生用手通過觸、摸、按、壓去感知血脈、經脈和筋脈的脈動、脈氣與脈色等...[全文]
添加時間: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