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寒假社會實踐論文——餐廳服務員的感悟
來源:學術堂 作者:周老師
發布于:2017-03-11 共2617字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寒假生活的一部分,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經驗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以下是一位大學生2017年寒假打工的社會實踐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途徑,寒暑假打工成為大多數大學生不錯的選擇,通過打工實習,我們可以掙錢,同時,與社會生活接軌,將自己所學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增強社會閱歷。但是絕大多數學生打工僅是以掙錢為目的,拋棄了許多作為一名勞動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其勞動者素質指的是勞動者從事生產和社會勞動所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主要可劃分如下幾類:身體素質、文化素質、技能素質、精神素質。以下我通過查閱書籍,以及我寒假期間在餐廳當服務員的打工經歷的深思,對當代青年勞動者的素質做的幾點思考與總結,我將結合自身經歷進行一定分析。
一、身體素質是勞動生產者進行生產勞動的先決條件
服務員這行算是一種苦力活,絕大多數學生放假打工都覺得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特別是餐飲業的服務員,絕大部分是工資低干活累,所以大家都對此抱有職業歧視。當我頭一次進入這個行業從業時,我的確被我所處的店鋪的工作量之多給震驚,由于我就職當天正值餐飲店生意的高峰期,所以便發現這個行業對于上菜、收桌、打掃衛生的速度以及滿足客人需求的靈敏度要求相當之高。同行的工友,一個中午下來就已經感覺體力不支,坐在椅子上累得苦不堪言,在與其他同是寒假工工友的交談過程中,我發現我以及另外一個工友都是練過一段時間的體育的,我們兩個相較于其他沒練過的身體素質好,我們面對搬運比較重的菜品和餐具也都可以比較輕松,體力可以支撐一整天。再細想其他的工友所談到的他們平時在學校也并不喜歡體育運動,由此可見,缺乏體育運動的他們面對這些粗活必然顯得體力不支。身體素質對于一個勞動者來說顯然是重要的,這完全決定一個勞動者能夠勝任什么樣的工作,并且也決定了勞動工作時長與它能創造的價值收益。在我現在以及過往的幾次打工經驗中,不少遇到剛入職沒幾天的工友臨陣脫逃,辭職不干了,理由大多數是因為吃不了苦,我想這跟勞動者的身體素質是脫不了干系的。當代青年,由于生活條件較好了,惰性在骨子里滋生,缺乏最基本的體育鍛煉,面對日常學校組織的陽光體育更是逃、躲、偷懶等無所不用其極,也因此產生許多胖墩、胖妞等,身體素質嚴重下降,為未來的就業等平添一份阻礙。
二、精神素質在勞動者進行生產勞動過程中發揮指導作用
。1)積極的心態使效益加倍
當我入職的當天,我便發現我所處的工作環境中隨處可見一些標語--“總會有辦法的,總會有辦法的”、“不抱怨,不放棄”等,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使心態總是往好的、順的方面想,對自己暗示的目標信心十足,心理上做出“會成功”的預想,這種心理作用又會支配行動,心理和行為重合一致,往往結果成功。因此當我第一次進入這種具有一定的經營管理方法的店鋪工作時,不自覺地為之贊嘆,只有一個團隊處處產生正能量遇事不慌,這個店才會效益加倍。但是換個角度細想,從管理者角度來凝聚一個團隊,擺正每個人的心態,困難較大。為何不從勞動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自身素質的提高,使勞動者自身情緒的調節更快些,心態更積極些,這樣也多少免了管理層面的一些負擔。從腦子里想尚且還要變換角度,何況實際應用我工作時的一個現象又讓我多少對此有些改觀。事情的是這樣的,我所在的店鋪寒假工比較多,當然一遇到不開心或者開心的事我們集體的情緒就會共同產生變化,因此產生的結果也特別明顯。由于一開始經理提供的待遇是每天工作9個小時,而我們卻常常超過9個小時并且不附有加班費,我們為此感到不滿,所以我們對于超時工作都有所怠慢,以及店里的規矩--計時沙漏(超過20分鐘,沒上的菜免費,實際就是扣我們集體的工資)也讓不善于調節自身情緒的我們一慌起來手足無措,導致有時候店里的業績往下掉,惹得領班等人對此也叫苦連天。過年前,負面情緒一直如年獸般襲擊著我們店的經營;但是,新春一到,總店長為我們發了紅包,以及店里這幾天也取消了原有的沙漏制度,頓時令我們感覺負擔減輕許多,正面情緒也隨之而來;大年初一,那天的客流量與平時相差不多,但顯然整個工作的氛圍相較平時更為輕松愉快。由此觀之,以我們為代表的青年勞動者心理素質還不夠硬,大概由于社會經驗不夠,對心態的調節過于被動,而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夠為企業甚至是自身發展增加效益。
。2)勤懇的態度是勞動的根本
我一直認為勤懇,不止在學習上,也應該在我們日常的方方面面,要做到,工作也一樣。拿人錢財,就應該認真替人辦事。但是當我秉承著這種原則認真工作的時候,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工友們非但不認可這種原則,反倒對我說:“你那么勤快干嘛你是傻嘛”,當時我倒是挺不解的。細想當我認真工作時,而一旁的工友們卻是想方設法地鉆空子偷懶。我對此也抱有多少的氣憤,但當我同長輩交流時,卻發現這并不是極個別的現象,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小塊潛在的認知--“拼命干活也沒什么用,老板也不會給你加工資。應該對自己好點。”.我并不認可這種思想,作為一名勞動者,必然要有勤懇的態度對待工作,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也為所從業的公司增加利潤。反思當代青年勞動者之所以會存在有失業待崗啃老的現象,也存在有這種心態,一味想偷懶,導致在從業就業道路上失敗,不被認可?偠灾,勞動者應該具備勤懇的工作態度,對自身發展與企業發展都是一大益處。
三、文化素質是勞動者進行生產勞動的基礎
文化素質是勞動就業的敲門磚,當今社會,正不斷地進行產業轉移、產業升級、技術革新,對勞動者的要求固然是日益提高。讀好書、學好技能,無疑為就業與自身的發展添磚加瓦,無論什么情況的就業,都對勞動者的文化水平進行了一定的要求與限制。作為寒假工,當然也不例外,比如對于我們大學還沒畢業,專業性還不強的大學生來說只能出賣自己的體力,換取一定的勞動報酬;而對于已經掌握了一定職業技能的職校生來說,放假大可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底層小公司進行兼職設計或技能運用,獲取相對高的勞動報酬?梢娢幕刭|對勞動就業的重要性,當代青年勞動者只憑一紙文憑而不認真學習好專業技能,因而常常導致就業再失業,或者發展前景不長遠等現象,大聲疾呼讀書無用,卻不考慮自身讀書技能是否掌握,此乃可笑。
綜上所述,當代青年勞動者存在身體素質、精神素質、文化素質等方面等薄弱現象。依我所見,在教育應當加強學生們身體素質鍛煉,以及課外的社會實踐,增長工作經驗,為未來就業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