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引用參考文獻時,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在引用參考文獻尾注時的正確排版方式注意,因為有的同學參考文獻引用得少還好,有的史論類的稿件,動輒幾十篇參考文獻。問題在于,萬一你要在中間插入新的參考文獻,就意味著你不得不依次修改后面的數字編碼,包括正文和尾注中的。比如說,你引用了三十篇文獻,從[1]-[30],如果你要在[5]-[6]中間插入一條新的文獻補充,那么[6]就必須調整為[7],[7]必須調整為[8],以此類推,一直到[30]調整為[31].簡直酸爽,所以大發都不敢碰這類稿件的參考文獻,生怕引起蝴蝶效應。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如何正確的排版參考文獻尾注。
一、參考文獻尾注的正確排版方式
1 先把數字序號改為阿拉伯數字(紅框標注),注意是【尾注】,不是【腳注】
正文里的數字序號上標,注釋里的下沉(取消上標)。
1.1
1.2 注釋里的數字序號下沉(取消上標)
2 取消尾注欄上的橫線(重點)
2.1點擊【視圖】→【大綱】
2.2再點擊【引用】→【顯示注釋】→【查看尾注】,注意不是【查看腳注】。
2.3 選擇【尾注分隔符】
2.4選擇橫線并刪除
2.5 回到【視圖】點擊【頁面視圖】退出
回到正常頁面。
3. 為數字加上英文中括號
3.1 點擊【編輯】→【查找】→【替換】
3.2 在查找欄輸入"^e",在替換欄輸入"[^&]",然后點擊【全部替換】
3.3 替換完成后,數字序號都會放在中括號里面
4 最后排版
4.1將"參考文獻"下面的【回車】【空格】全部刪除;
4.2 把光標放在題目"參考文獻"最前面,插入【分頁符】。
5 已經大功告成了
可是有時候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格式要求【致謝】在前,【參考文獻】在后,這又該怎么辦呢?
6.1 在正文的最后點擊【引用】-【腳注】,將本節尾注位置改為節的結尾,如下圖所示。
6.2 在最后點擊【頁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頁】,即可插入致謝頁。
6.3 將光標定位在第一節的前面,點擊【頁面布局】-【頁面設置】-【版式】-【取消尾注】,本節的尾注會自動合并到第二節。
6.4 采用第二步的方式,將每一節都取消尾注,直到最后一節"參考文獻".此時尾注會插入到參考文獻的一節中。
6.5 后面另起一頁寫【致謝】即可。
這一步(6)適用于Windows系統上的Word,蘋果系統可能會無效。
尾注和正文里的數字序號都是一一對應上的,而且都放在中括號里。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能夠很方便地插入新的文獻信息,且不會打亂【正文序號】與【尾注序號】,因為Word會自動地幫你計算好一切的。
以上就是"參考文獻尾注的正確排版方式(特別注意版)"的全部介紹,希望對大家在對參考文獻尾注排版時有所幫助。